20
2025-01
大寒:岁末的凛冽与希望
“寒气之逆极,故谓大寒。” 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,当太阳到达黄经300°,大寒节气便如期而至,它宛如一位冷峻的使者,宣告着二十四节气的轮回即将画上句号。一、历史记载与由来大寒的由来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。如《孝经纬》中提到:“小寒后十五日,斗指丑,为大寒,至此凛烈···
07
2025-01
腊八节习俗:传承千年的温暖记忆
腊八节,即农历十二月初八,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。以下是对腊八节传统习俗的归纳:一、饮食习俗1.熬制腊八粥–腊八粥是腊八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,由大米、小米、红豆、枣子、莲子、核桃、栗子等多种食材熬制而成。–这些食材不仅营养丰富,而且寓意吉祥,如红豆象征红红火火,枣子···
02
2025-01
元旦:岁月如诗,新程如画
元旦,即公历的1月1日,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“新年”。元,谓“始”,凡数之始称为“元”;旦,谓“日”;“元旦”即“初始之日”的意思。“元旦”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。在我国,“元旦”一词最早出现于《晋书》:“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,其时正朔元旦之春”,以及南北朝时梁人···
25
2024-12
圣诞狂欢,悦享冬日盛宴!
一、节日起源与意义· 起源:圣诞节起源于罗马,12月25日原是罗马帝国规定的太阳神诞辰。因为基督教徒认为耶稣就是正义、永恒的太阳,所以罗马人选择这天庆祝圣诞节。公元336年,罗马教会开始在12月25日过此节。5世纪中叶以后,圣诞节作为重要节日,成了教会的传统,并在东西派教会···
23
2024-12
冬至,走进传统文化,品节日魅力
冬至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,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,冬至就已经被用来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来庆祝了。据记载,周代的历法是以子月,也就是现在的农历十一月为正月,而冬至日则作为一年的岁首。到了汉代,汉武帝采用了夏历,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农历,并将正月和冬至分开,但冬至···
06
2024-12
踏雪寻梅,赏大雪之美,感冬日之韵
大雪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,冬季的第三个节气,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-8日。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,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。“大雪”名称是个比喻,反映的是这个节气期间气候变化,寒流活跃气温下降,降水增多,并不是表示这个节气期间下很大的雪。而实际上,大雪···
28
2024-11
感恩节,传递爱与温暖
感恩节的诞生为了感谢上帝的恩赐和印第安人的慷慨帮助,清教徒们决定举行一个盛大的庆祝活动。他们邀请了当地的印第安人一起来参加,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。在庆祝活动中,他们准备了丰盛的食物,如烤火鸡、南瓜派等,并进行了感恩祈祷和宗教仪式。这个庆祝活动被后人称为“感恩节”···
22
2024-11
小雪至,万物藏,蓄势待发迎春来
小雪,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,标志着冬季的进一步深入。它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的11月22日或23日,当太阳到达黄经240°时,我们便迎来了这个充满寒意的节气。气候特点小雪节气,顾名思义,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。此时,天气将愈来愈冷,降水量也将逐渐增加,但雪量通常不大···
07
2024-11
你了解立冬吗?
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。立,建始也,表示冬季自此开始。冬是终了的意思,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,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。立冬的时间点在公历每年的11月7日至8日之间,即太阳位于黄经225°立冬前后,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。中国北方地区···
01
2024-11
万圣节的传统习俗
活动一、不给糖果就捣乱万圣节在孩子们眼中,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。夜幕降临,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,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,提上一盏“杰克灯”跑出去玩。“杰克灯”的样子十分可爱,做法是将南瓜掏空,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,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蜡···
*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,我们会在24H内与您取得联系。